低溫殺手 - 水黴病
我的魚長毛了怎麼辦?

近期隨著低溫來襲,令養殖人聞風喪膽的『水黴病』再起。

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,就先讓我們來了解水黴病的因果關係。

一、水黴病是什麼 ?

  1. 病原型別:黴菌

  2. 病原環境:淡水及淡鹹水

  3. 學名:廣泛包括 Achlya 屬、Saprolegnia 屬及 Dictyuchus

  4. 病名 (及俗名):Typical water mold infection,Saprolegniosis,Oomycete infection

  5. 病原摘要:水黴菌是目前淡水及淡鹹水魚最常見的黴菌病原菌,主要利用腐敗有機質為食物的伺機性腐生病原菌


二、發生時機及病徵 ?

低溫 受傷缺一不可

  1. 發生時機:在低溫 (如 12~18的條件下,通常是魚類在免疫力下降才易引發此病。例如寄生蟲感染、體表外傷、捕撈、飼養密度過高、飼料過度投餵、水中有機質過多都是造成水黴菌發生原因。

  2. 病徵:常附著魚體外表或魚卵表面,可能罹患的部位包含鰓部、頭部、尾部、軀幹皮膚及鰭部等。

三、如何預防 ?

  1. 投餵控管:養殖戶雖然在低溫會降低投餵量,但也可能導致魚隻攝取營養不足,使水黴有機可趁;若過度投餵又會導致水質不佳,因此對於低溫時期的投餵量要準確。

  2. 環境控管:冬天隨著魚隻攝餌慾望降低,殘餌也隨之增加,伴隨而來的水中有機質或是寄生蟲都會增加,一旦水中有機質過高或是魚隻遭受寄生蟲攻擊導致體表受傷,而水黴又在低溫期較活躍,就會發生水黴病危害;平時的水質及底質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。

  3. 運輸控管:盡量避免低溫時期,過度擾動池中魚隻或是搬運魚隻;若是在低溫時期有搬運需求,避免密集的裝箱運輸,並且在運輸過程中消毒動作必須要嚴格執行,再放養魚塭中的水質消毒動作也不可忽略,盡可能降低水中水黴菌數量。

  4. 益生菌添加:水黴菌屬常在菌,即使透過消毒,也無法百分之百去除;透過添加益生菌,有助於在水域中競爭水黴菌的生存空間與養分的利用,以達到降低水黴菌影響的功效,益生菌的活力則會因為溫度而有所影響,通常低溫時的活性會較常溫時低。

參考資料:水生動物疾病診斷輔助系統、 養殖水產生物病害防治 (特刊 2 號)

 



Share this post
益生菌在水產養殖中扮演什麼角色
益生菌在水產養殖的工作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