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DGs 永續發展
SDGs 永續發展
從廚餘到綠色循環,
讓資源真正回歸自然。
每一份食物,都應該有更好的歸宿。
傳統的廚餘與廢油處理方式,不僅浪費可再利用的資源,也帶來環境污染。我們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,從家庭廚餘桶、企業減量設備、發酵再利用,到廢油處理與可食地景,打造真正的綠色循環。

從廚餘到綠色循環,
讓資源真正回歸自然。
每一份食物,都應該有更好的歸宿。
傳統的廚餘與廢油處理方式,不僅浪費可再利用的資源,也帶來環境污染。我們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,從家庭廚餘桶、企業減量設備、發酵再利用,到廢油處理與可食地景,打造真正的綠色循環。
農發EM廚餘桶
微生物發酵技術,讓廚餘變成綠色肥料,輕鬆延長保存時間。
透過微生物發酵,無須耗費電力就能夠有效延長廚餘的保存時間,不必再為垃圾車的到來而煩惱了!想像一下,將廚餘堆肥化不僅能把廚餘轉變為有價值的固態和液態肥料,還能讓你的植物茁壯成長,這是多麼環保又實用的做法!而且,廚餘發酵液中富含天然有機酸,能輕鬆清潔水管,讓你的生活更加便利,快來試試吧!

農發EM廚餘桶
微生物發酵技術,讓廚餘變成綠色肥料,輕鬆延長保存時間。
透過微生物發酵,無須耗費電力就能夠有效延長廚餘的保存時間,不必再為垃圾車的到來而煩惱了!
想像一下,將廚餘堆肥化不僅能把廚餘轉變為有價值的固態和液態肥料,還能讓你的植物茁壯成長,這是多麼環保又實用的做法!而且,廚餘發酵液中富含天然有機酸,能輕鬆清潔水管,讓你的生活更加便利,快來試試吧!

現代人生活忙碌,不論外食或自己開伙,都須處理惱人的廚餘。當垃圾丟棄,長遠下來會對環境、焚化爐產生很大的傷害。
我們提供環保又無須耗電的解決方案 :
- 透過微生物發酵,延長存放時間,不用每天煩惱追垃圾車。
- 廚餘堆肥化,能將廚餘轉變為固態、液態肥供植物吸收利用。
- 廚餘發酵液,富含天然有機酸,可以用來清潔水管使用。
農發EM廚餘桶已熱銷超過 10 年,使用者遍佈台灣、加拿大、中國、馬來西亞......等地。使用的塑料為食品級 P.P. 塑膠材質,堅固耐用又實惠。
( 骨頭以外其餘的生熟廚餘,只要盡可能切碎或是瀝乾,都可以自行在家堆肥化,自製的堆肥可以用在家庭花園及菜園。)
- 由乳酸菌、酵母菌、絲狀菌等多種益菌,採用天然資材發酵而成
- 均勻散佈在有機質上釋放微生物菌,可加速有機質發酵分解
- 搭配 EM 廚餘桶可 DIY 家庭菜園固態肥、液態肥
- 亦可少量混拌家禽飼料,補充乳酸菌
EM 是 Effective Microerganisms 英文開頭縮寫,直譯成中文為 「 有效微生物菌群 」泛指環境友善、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總稱,不同品項 EM 菌會調配不同比例的菌種,以達成不同的功能性。
一般「廚餘」泛指飲食過程中產生之剩餘飯菜、過期或不堪食用之食物等。廣義而言,農畜產、食材邊角料等都可以歸納為廚餘。根據廚餘的性質,可概略區分為兩類 :
- 生廚餘 : 菜葉、果皮。
- 熟食廚餘 : 經烹煮後剩餘之食物。
廚餘含水率約達 85% 以上,泡在廚餘水中的有機質,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爛發臭,一般垃圾中若混雜廚餘往往會造成垃圾發臭、汙水四溢,進而提高病媒藉由垃圾傳播之機率。
因廚餘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及鹽分,送進焚化爐焚燒時,將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以及不利於戴奧辛控制。
1 公斤菌粉約可發酵 10 公斤廚餘,依各家庭烹煮習慣與剩食情況不同,搭配 19公升的農發 EM 廚餘桶,約可以處理 2~3 桶廚餘。詳細使用方式可參閱教學影片或 DM。
(使用時只需將廚餘充分覆蓋即可,每公斤廚餘參考用量約 80~100 公克)
不會。投入的材料,基本上都是經過煮熟的食物,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帶源蟲卵的。操作時,務必將上蓋充分緊密,以免剛投入時小昆蟲從縫隙侵入。
發酵過程中,菌粉中的微生物會迅速分解有機質產生天然有機酸,降低物料酸鹼值 (pH 3.5 ~ 4.2 左右),並且使物料脫水,即便投入生廚餘,在這樣的酸性環境下仍然是不利於多數昆蟲生長的,因此您可以放心使用。
會,即便是透過絞碎烘乾減量廚餘,物料都是會有氣味的,差別只在於每個人對氣味的認知與接受度不同。
農發 EM 廚餘桶採用密閉的方式進行醃漬發酵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有氨氣 (尿騷味)、硫化氫 (臭雞蛋味) 等惡臭,唯獨每日投入新物料時,打開上蓋多少會有些微發酵醃漬酸菜的氣味,操作時若能在陽台等通風良好處,原則上您不會感覺到有氣味。
類型一客戶 : 無再利用需求
- 廚餘與一般垃圾分開儲存,避免垃圾發臭。
- 容積大,平均約可以醃漬儲存 1 個月的生熟廚餘,放滿時再統一交由垃圾車回收,無須頻繁處理廚餘。
- 製作過程中,產生的附加廚餘發酵液,酸鹼值約為 pH 3.5~4.2 左右,可以直接倒入水槽、馬桶,替代化學清潔劑,發酵液中仍富含許多微生物菌,有助於分解水管壁上的有機物,減少蟑螂食物,降低孳生源。
類型二客戶 : 有再利用需求
- 同類型一,1、3 點優點。
- 發酵後的物料,可以進一步作為自製有機質肥料 (緩效肥) 使用,應用在家庭花圃或是菜園中。
- 廚餘發酵液,經由稀釋後亦可作為液態肥使用。
類型三客戶 : 自製清潔液
建議單純使用果皮以及生廚餘進行發酵,發酵液酸鹼值也差不多是 pH 3.5~4.2,使用方式可比照市售清潔用檸檬酸用法,因為沒有混雜熟廚餘,使用起來較無心理疙瘩。
類型一客戶 : 無再利用需求
投滿後,最後一次使用可以整桶轉交給垃圾車統一回收處理,除非近期尚無垃圾車協助回收,此時才需要再表層撒菌粉進行發酵保存。垃圾車回收後,桶內殘渣不需要特別清洗,即可再次投料使用
類型二客戶 : 有再利用需求
- 方案一 (兩桶) : 投滿後,最後一層必須撒上菌粉,並且靜置發酵至少 14 天,因此至少兩桶可以交替使用。
- 方案二 (單桶) : 投滿後,最後一層灑完菌粉後,將整桶的物料全數倒出至厚塑膠袋中,桶子即可再次投料。塑膠袋中的物料再依比例混拌廚餘 (1份) 與土壤 (2~3份) ,密封靜置陰涼處發酵 4 週即可完成自製 EM 廚餘堆肥。
不行,乾燥減量後的物料,只是將水分透過熱能方式脫水,物料本身的物質特性仍為大分子結構。大分子結構的物料,若直接丟到土壤中,遇水後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作用並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可能導致植物燒根影響生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物料必須經過發酵作用,將大分子儘可能降解為小分子的主要原因。
不會。桶式醃漬發酵的過程,因為沒有攪拌爪協助破碎,所以不易分解的纖維類物質,仍可觀察到外觀脫水皺縮變小。
若想要將發酵物質進一步轉變外觀,可以將物料投入塑膠袋中再依比例混拌廚餘 (1份) 與土壤 (2~3份),密封靜置陰涼處發酵 4 週 (建議第 2 週時混拌一次物料,提高均勻度) ,開封時即可觀察到僅剩土壤以及少部分粗纖維。
白色絲狀菌比較喜歡纖維類的資材,廚餘的組成是複雜的混和物,所以每次投入的物料都不盡相同,因此不一定每一桶都可以觀察的到白色絲狀菌。
所以沒有觀察到白色絲狀菌,不代表操作失敗。只要廚餘表面不是大量黑色、綠色、黃色......等黴菌,以及散發非醃漬的酸味,而是刺鼻令人作嘔的臭雞蛋或硫化物氣味,原則上都是可以判定發酵成功的。
物料投入前會稍微瀝乾後才投入,投入桶內的物料如果葉菜類比較多,則發酵後脫水釋放出來的液體就會相對比較多。
現代人生活忙碌,不論外食或自己開伙,都須處理惱人的廚餘。當垃圾丟棄,長遠下來會對環境、焚化爐產生很大的傷害。
我們提供環保又無須耗電的 解決方案 :
- 透過微生物發酵,延長存放時間,不用每天煩惱追垃圾車。
- 廚餘堆肥化,能將廚餘轉變為固態、液態肥供植物吸收利用。
- 廚餘發酵液,富含天然有機酸,可以用來清潔水管使用。
農發EM廚餘桶已熱銷超過 10 年,使用者遍佈台灣、加拿大、中國、馬來西亞......等地。使用的塑料為食品級 P.P. 塑膠材質,堅固耐用又實惠。
( 骨頭以外其餘的生熟廚餘,只要盡可能切碎或是瀝乾,都可以自行在家堆肥化,自製的堆肥可以用在家庭花園及菜園。)
- 由乳酸菌、酵母菌、絲狀菌等多種益菌,採用天然資材發酵而成
- 均勻散佈在有機質上釋放微生物菌,可加速有機質發酵分解
- 搭配 EM 廚餘桶可 DIY 家庭菜園固態肥、液態肥
- 亦可少量混拌家禽飼料,補充乳酸菌
EM 是 Effective Microerganisms 英文開頭縮寫,直譯成中文為 「 有效微生物菌群 」泛指環境友善、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總稱,不同品項 EM 菌會調配不同比例的菌種,以達成不同的功能性。
一般「廚餘」泛指飲食過程中產生之剩餘飯菜、過期或不堪食用之食物等。廣義而言,農畜產、食材邊角料等都可以歸納為廚餘。根據廚餘的性質,可概略區分為兩類 :
- 生廚餘 : 菜葉、果皮。
- 熟食廚餘 : 經烹煮後剩餘之食物。
廚餘含水率約達 85% 以上,泡在廚餘水中的有機質,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爛發臭,一般垃圾中若混雜廚餘往往會造成垃圾發臭、汙水四溢,進而提高病媒藉由垃圾傳播之機率。
因廚餘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及鹽分,送進焚化爐焚燒時,將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以及不利於戴奧辛控制。
1 公斤菌粉約可發酵 10 公斤廚餘,依各家庭烹煮習慣與剩食情況不同,搭配 19公升的農發 EM 廚餘桶,約可以處理 2~3 桶廚餘。詳細使用方式可參閱教學影片或 DM。
(使用時只需將廚餘充分覆蓋即可,每公斤廚餘參考用量約 80~100 公克)
不會。投入的材料,基本上都是經過煮熟的食物,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帶源蟲卵的。操作時,務必將上蓋充分緊密,以免剛投入時小昆蟲從縫隙侵入。
發酵過程中,菌粉中的微生物會迅速分解有機質產生天然有機酸,降低物料酸鹼值 (pH 3.5 ~ 4.2 左右),並且使物料脫水,即便投入生廚餘,在這樣的酸性環境下仍然是不利於多數昆蟲生長的,因此您可以放心使用。
會,即便是透過絞碎烘乾減量廚餘,物料都是會有氣味的,差別只在於每個人對氣味的認知與接受度不同。
農發 EM 廚餘桶採用密閉的方式進行醃漬發酵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有氨氣 (尿騷味)、硫化氫 (臭雞蛋味) 等惡臭,唯獨每日投入新物料時,打開上蓋多少會有些微發酵醃漬酸菜的氣味,操作時若能在陽台等通風良好處,原則上您不會感覺到有氣味。
類型一客戶 : 無再利用需求
- 廚餘與一般垃圾分開儲存,避免垃圾發臭。
- 容積大,平均約可以醃漬儲存 1 個月的生熟廚餘,放滿時再統一交由垃圾車回收,無須頻繁處理廚餘。
- 製作過程中,產生的附加廚餘發酵液,酸鹼值約為 pH 3.5~4.2 左右,可以直接倒入水槽、馬桶,替代化學清潔劑,發酵液中仍富含許多微生物菌,有助於分解水管壁上的有機物,減少蟑螂食物,降低孳生源。
類型二客戶 : 有再利用需求
- 同類型一,1、3 點優點。
- 發酵後的物料,可以進一步作為自製有機質肥料 (緩效肥) 使用,應用在家庭花圃或是菜園中。
- 廚餘發酵液,經由稀釋後亦可作為液態肥使用。
類型三客戶 : 自製清潔液
建議單純使用果皮以及生廚餘進行發酵,發酵液酸鹼值也差不多是 pH 3.5~4.2,使用方式可比照市售清潔用檸檬酸用法,因為沒有混雜熟廚餘,使用起來較無心理疙瘩。
類型一客戶 : 無再利用需求
投滿後,最後一次使用可以整桶轉交給垃圾車統一回收處理,除非近期尚無垃圾車協助回收,此時才需要再表層撒菌粉進行發酵保存。垃圾車回收後,桶內殘渣不需要特別清洗,即可再次投料使用
類型二客戶 : 有再利用需求
- 方案一 (兩桶) : 投滿後,最後一層必須撒上菌粉,並且靜置發酵至少 14 天,因此至少兩桶可以交替使用。
- 方案二 (單桶) : 投滿後,最後一層灑完菌粉後,將整桶的物料全數倒出至厚塑膠袋中,桶子即可再次投料。塑膠袋中的物料再依比例混拌廚餘 (1份) 與土壤 (2~3份) ,密封靜置陰涼處發酵 4 週即可完成自製 EM 廚餘堆肥。
不行,乾燥減量後的物料,只是將水分透過熱能方式脫水,物料本身的物質特性仍為大分子結構。大分子結構的物料,若直接丟到土壤中,遇水後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作用並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可能導致植物燒根影響生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物料必須經過發酵作用,將大分子儘可能降解為小分子的主要原因。
不會。桶式醃漬發酵的過程,因為沒有攪拌爪協助破碎,所以不易分解的纖維類物質,仍可觀察到外觀脫水皺縮變小。
若想要將發酵物質進一步轉變外觀,可以將物料投入塑膠袋中再依比例混拌廚餘 (1份) 與土壤 (2~3份),密封靜置陰涼處發酵 4 週 (建議第 2 週時混拌一次物料,提高均勻度) ,開封時即可觀察到僅剩土壤以及少部分粗纖維。
白色絲狀菌比較喜歡纖維類的資材,廚餘的組成是複雜的混和物,所以每次投入的物料都不盡相同,因此不一定每一桶都可以觀察的到白色絲狀菌。
所以沒有觀察到白色絲狀菌,不代表操作失敗。只要廚餘表面不是大量黑色、綠色、黃色......等黴菌,以及散發非醃漬的酸味,而是刺鼻令人作嘔的臭雞蛋或硫化物氣味,原則上都是可以判定發酵成功的。
物料投入前會稍微瀝乾後才投入,投入桶內的物料如果葉菜類比較多,則發酵後脫水釋放出來的液體就會相對比較多。
EM 是 Effective Microerganisms 英文開頭縮寫,直譯成中文為 「 有效微生物菌群 」泛指環境友善、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總稱,不同品項 EM 菌會調配不同比例的菌種,以達成不同的功能性。
一般「廚餘」泛指飲食過程中產生之剩餘飯菜、過期或不堪食用之食物等。廣義而言,農畜產、食材邊角料等都可以歸納為廚餘。根據廚餘的性質,可概略區分為兩類 :
- 生廚餘 : 菜葉、果皮。
- 熟食廚餘 : 經烹煮後剩餘之食物。
廚餘含水率約達 85% 以上,泡在廚餘水中的有機質,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爛發臭,一般垃圾中若混雜廚餘往往會造成垃圾發臭、汙水四溢,進而提高病媒藉由垃圾傳播之機率。
因廚餘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及鹽分,送進焚化爐焚燒時,將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以及不利於戴奧辛控制。
1 公斤菌粉約可發酵 10 公斤廚餘,依各家庭烹煮習慣與剩食情況不同,搭配 19公升的農發 EM 廚餘桶,約可以處理 2~3 桶廚餘。詳細使用方式可參閱教學影片或 DM。
(使用時只需將廚餘充分覆蓋即可,每公斤廚餘參考用量約 80~100 公克)
不會。投入的材料,基本上都是經過煮熟的食物,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帶源蟲卵的。操作時,務必將上蓋充分緊密,以免剛投入時小昆蟲從縫隙侵入。
發酵過程中,菌粉中的微生物會迅速分解有機質產生天然有機酸,降低物料酸鹼值 (pH 3.5 ~ 4.2 左右),並且使物料脫水,即便投入生廚餘,在這樣的酸性環境下仍然是不利於多數昆蟲生長的,因此您可以放心使用。
會,即便是透過絞碎烘乾減量廚餘,物料都是會有氣味的,差別只在於每個人對氣味的認知與接受度不同。
農發 EM 廚餘桶採用密閉的方式進行醃漬發酵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有氨氣 (尿騷味)、硫化氫 (臭雞蛋味) 等惡臭,唯獨每日投入新物料時,打開上蓋多少會有些微發酵醃漬酸菜的氣味,操作時若能在陽台等通風良好處,原則上您不會感覺到有氣味。
類型一客戶 : 無再利用需求
- 廚餘與一般垃圾分開儲存,避免垃圾發臭。
- 容積大,平均約可以醃漬儲存 1 個月的生熟廚餘,放滿時再統一交由垃圾車回收,無須頻繁處理廚餘。
- 製作過程中,產生的附加廚餘發酵液,酸鹼值約為 pH 3.5~4.2 左右,可以直接倒入水槽、馬桶,替代化學清潔劑,發酵液中仍富含許多微生物菌,有助於分解水管壁上的有機物,減少蟑螂食物,降低孳生源。
類型二客戶 : 有再利用需求
- 同類型一,1、3 點優點。
- 發酵後的物料,可以進一步作為自製有機質肥料 (緩效肥) 使用,應用在家庭花圃或是菜園中。
- 廚餘發酵液,經由稀釋後亦可作為液態肥使用。
類型三客戶 : 自製清潔液
建議單純使用果皮以及生廚餘進行發酵,發酵液酸鹼值也差不多是 pH 3.5~4.2,使用方式可比照市售清潔用檸檬酸用法,因為沒有混雜熟廚餘,使用起來較無心理疙瘩。
類型一客戶 : 無再利用需求
投滿後,最後一次使用可以整桶轉交給垃圾車統一回收處理,除非近期尚無垃圾車協助回收,此時才需要再表層撒菌粉進行發酵保存。垃圾車回收後,桶內殘渣不需要特別清洗,即可再次投料使用
類型二客戶 : 有再利用需求
- 方案一 (兩桶) : 投滿後,最後一層必須撒上菌粉,並且靜置發酵至少 14 天,因此至少兩桶可以交替使用。
- 方案二 (單桶) : 投滿後,最後一層灑完菌粉後,將整桶的物料全數倒出至厚塑膠袋中,桶子即可再次投料。塑膠袋中的物料再依比例混拌廚餘 (1份) 與土壤 (2~3份) ,密封靜置陰涼處發酵 4 週即可完成自製 EM 廚餘堆肥。
不行,乾燥減量後的物料,只是將水分透過熱能方式脫水,物料本身的物質特性仍為大分子結構。大分子結構的物料,若直接丟到土壤中,遇水後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作用並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可能導致植物燒根影響生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物料必須經過發酵作用,將大分子儘可能降解為小分子的主要原因。
不會。桶式醃漬發酵的過程,因為沒有攪拌爪協助破碎,所以不易分解的纖維類物質,仍可觀察到外觀脫水皺縮變小。
若想要將發酵物質進一步轉變外觀,可以將物料投入塑膠袋中再依比例混拌廚餘 (1份) 與土壤 (2~3份),密封靜置陰涼處發酵 4 週 (建議第 2 週時混拌一次物料,提高均勻度) ,開封時即可觀察到僅剩土壤以及少部分粗纖維。
白色絲狀菌比較喜歡纖維類的資材,廚餘的組成是複雜的混和物,所以每次投入的物料都不盡相同,因此不一定每一桶都可以觀察的到白色絲狀菌。
所以沒有觀察到白色絲狀菌,不代表操作失敗。只要廚餘表面不是大量黑色、綠色、黃色......等黴菌,以及散發非醃漬的酸味,而是刺鼻令人作嘔的臭雞蛋或硫化物氣味,原則上都是可以判定發酵成功的。
物料投入前會稍微瀝乾後才投入,投入桶內的物料如果葉菜類比較多,則發酵後脫水釋放出來的液體就會相對比較多。
有機廢棄物自動化處理方案
自動分離廚餘,乾燥減量,無須擔心異味與污染。
湯湯水水的原料中,可能會有一些微生物無法處理的物質,這些潛在的廢棄物會透過篩選和分離設備輕鬆去除。經過乾燥和殺菌的過程後,我們能有效消滅有害的細菌和病毒,讓非洲豬瘟的感染風險大大降低。而且,殺菌後的物料還能為發酵設備中的有益菌創造一個舒適的生長環境,讓它們更好地發揮作用!
Step1 : 有機廢棄物前處理階段,乾燥減量殺滅潛在病原微生物
1-1.自動上料秤重 : 輕鬆操作,節省人力。
1-2.自動垃圾分類 : 免人工分類,安全有保障。
1-3.自動固液分離 : 封閉管道,杜絕臭味逸散。
1-4.自動油水分離 : 廢油脂統一管制回收。
1-5.自動清潔保養 : 保持設備腔體乾淨整潔。
1-6.高速節能乾燥 : 廚餘每日減量至少 80%
註1 : 廚餘、禽畜糞、食品加工廢棄物......等物料皆可使用
註2 : 乾燥後物料,可作為飼料原料,或發酵轉化為有機質肥料
Step2 : 轉化階段,搭配菌種與發酵配方,轉化再利用資材。
2-1.調配發酵配方 : 依來料屬性,客製專屬配方。
2-2.自動發酵控制 : 依需求搭配菌種、發酵模式。
2-3.自動乾燥出料 : 發酵成品,自動出料。
2-4.應用技術服務 : 再利用資材,實務應用教學。
有機廢棄物自動化處理方案
自動分離廚餘,乾燥減量,無須擔心異味與污染。
湯湯水水的原料中,可能會有一些微生物無法處理的物質,這些潛在的廢棄物會透過篩選和分離設備輕鬆去除。經過乾燥和殺菌的過程後,我們能有效消滅有害的細菌和病毒,讓非洲豬瘟的感染風險大大降低。而且,殺菌後的物料還能為發酵設備中的有益菌創造一個舒適的生長環境,讓它們更好地發揮作用!
Step1 : 有機廢棄物前處理階段,乾燥減量殺滅潛在病原微生物
1-1.自動上料秤重 : 輕鬆操作,節省人力。
1-2.自動垃圾分類 : 免人工分類,安全有保障。
1-3.自動固液分離 : 封閉管道,杜絕臭味逸散。
1-4.自動油水分離 : 廢油脂統一管制回收。
1-5.自動清潔保養 : 保持設備腔體乾淨整潔。
1-6.高速節能乾燥 : 廚餘每日減量至少 80%
註1 : 廚餘、禽畜糞、食品加工廢棄物......等物料皆可使用
註2 : 乾燥後物料,可作為飼料原料,或發酵轉化為有機質肥料
Step2 : 轉化階段,搭配菌種與發酵配方,轉化再利用資材。
2-1.調配發酵配方 : 依來料屬性,客製專屬配方。
2-2.自動發酵控制 : 依需求搭配菌種、發酵模式。
2-3.自動乾燥出料 : 發酵成品,自動出料。
2-4.應用技術服務 : 再利用資材,實務應用教學。
乾燥減量設備 | 最大處理量 | 乾燥減量率 | 尺寸 | 電力需求 | 設備容量 |
FOX-300CG | 300 | 80% ≦ | 4.2*2.1*2.1 | 三相 380V | 22 |
FOX-500CG | 500 | 80% ≦ | 4.5*2.2*2.1 | 三相 380V | 28 |
FOX-1TCG | 1,000 | 80% ≦ | 4.7*2.5*2.0 | 三相 380V | 40 |
FOX-2T~20T | 2,000~20,000 | 80% ≦ | 來訊洽詢 | 三相 380V | 來訊洽詢 |
FOX-ACP | 1,000 | 80% ≦ | 3.5*1.46*2.23 | 三相 380V | 60.85 |
發酵再利用設備 | 容量 | 含水率 | 尺寸 | 電力需求 | 設備容量 |
FOX-20 | 20 | ≦ 40% | 0.5*0.4*0.8 | 單相 220V | 0.3 |
FOX-160 | 80*2 | ≦ 40% | 1.65*0.8*1.14 | 三相 220V | 5.0 |
FOX-160KH | 80*2 | ≦ 40% | 1.73*0.8*1 | 三相 220V | 5.5 |
FOX-550 | 500 | ≦ 40% | 2.2*1.37*1.9 | 三相 220V | 8 |
六合一廚餘處理機產品介紹
經濟部工業局【優良國產環保設備標竿企業】


一般「廚餘」泛指飲食過程中產生之剩餘飯菜、過期或不堪食用之食物等。廣義而言,農畜產、食材邊角料等都可以歸納為廚餘。根據廚餘的性質,可概略區分為兩類 :
- 生廚餘 : 菜葉、果皮。
- 熟食廚餘 : 經烹煮後剩餘之食物。
廚餘含水率約達 85% 以上,泡在廚餘水中的有機質,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爛發臭,一般垃圾中若混雜廚餘往往會造成垃圾發臭、汙水四溢,進而提高病媒藉由垃圾傳播之機率。
因廚餘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及鹽分,送進焚化爐焚燒時,將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以及不利於戴奧辛控制。
添加物料時,會有些微醃漬微酸氣味 (並非惡臭或臭酸味),物料發酵時產生氣味是正常的,差別只在於每個人對氣味的認知與接受度不同。
大量發酵時會藉由除味裝置將設備排出氣體的氣體進行除味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有氨氣 (尿騷味)、硫化氫 (臭雞蛋味) 等惡臭,設備若能設置在通風良好處,原則上您不會感覺到有氣味。
不行,乾燥減量後的物料,必須再透過微生物菌們的幫助,才能將廢棄的有機質物料轉化成可再利用的資源 (如 : 堆肥......等),因此減量乾燥完的物料有助於我們儲存以供後續再利用,或轉由專業的回收單位協助處理。
減量乾燥主要是透過熱能使物料脫水,物料本身的物質特性仍為大分子結構。大分子結構的物料,若直接丟到土壤中,遇水後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作用並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可能導致植物燒根影響生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物料必須經過發酵作用,將大分子儘可能降解為小分子的主要原因。
經過攪拌爪持續加速發酵作用,當完成作業時,物料的外觀會類似市售的有機質堆肥。廚餘堆肥富含大量營養物質,因此使用上建議少量多次施用為佳。
EM 是 Effective Microerganisms 英文開頭縮寫,直譯成中文為 「 有效微生物菌群 」泛指環境友善、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總稱,不同品項 EM 菌會調配不同比例的菌種,以達成不同的功能性。
一般「廚餘」泛指飲食過程中產生之剩餘飯菜、過期或不堪食用之食物等。廣義而言,農畜產、食材邊角料等都可以歸納為廚餘。根據廚餘的性質,可概略區分為兩類 :
- 生廚餘 : 菜葉、果皮。
- 熟食廚餘 : 經烹煮後剩餘之食物。
廚餘含水率約達 85% 以上,泡在廚餘水中的有機質,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爛發臭,一般垃圾中若混雜廚餘往往會造成垃圾發臭、汙水四溢,進而提高病媒藉由垃圾傳播之機率。
因廚餘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及鹽分,送進焚化爐焚燒時,將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以及不利於戴奧辛控制。
添加物料時,會有些微醃漬微酸氣味 (並非惡臭或臭酸味),物料發酵時產生氣味是正常的,差別只在於每個人對氣味的認知與接受度不同。
大量發酵時會藉由除味裝置將設備排出氣體的氣體進行除味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有氨氣 (尿騷味)、硫化氫 (臭雞蛋味) 等惡臭,設備若能設置在通風良好處,原則上您不會感覺到有氣味。
不行,乾燥減量後的物料,必須再透過微生物菌們的幫助,才能將廢棄的有機質物料轉化成可再利用的資源 (如 : 堆肥......等),因此減量乾燥完的物料有助於我們儲存以供後續再利用,或轉由專業的回收單位協助處理。
減量乾燥主要是透過熱能使物料脫水,物料本身的物質特性仍為大分子結構。大分子結構的物料,若直接丟到土壤中,遇水後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作用並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可能導致植物燒根影響生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物料必須經過發酵作用,將大分子儘可能降解為小分子的主要原因。
經過攪拌爪持續加速發酵作用,當完成作業時,物料的外觀會類似市售的有機質堆肥。廚餘堆肥富含大量營養物質,因此使用上建議少量多次施用為佳。
EM 是 Effective Microerganisms 英文開頭縮寫,直譯成中文為 「 有效微生物菌群 」泛指環境友善、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總稱,不同品項 EM 菌會調配不同比例的菌種,以達成不同的功能性。
一般「廚餘」泛指飲食過程中產生之剩餘飯菜、過期或不堪食用之食物等。廣義而言,農畜產、食材邊角料等都可以歸納為廚餘。根據廚餘的性質,可概略區分為兩類 :
- 生廚餘 : 菜葉、果皮。
- 熟食廚餘 : 經烹煮後剩餘之食物。
廚餘含水率約達 85% 以上,泡在廚餘水中的有機質,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爛發臭,一般垃圾中若混雜廚餘往往會造成垃圾發臭、汙水四溢,進而提高病媒藉由垃圾傳播之機率。
因廚餘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及鹽分,送進焚化爐焚燒時,將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以及不利於戴奧辛控制。
不行,乾燥減量後的物料,必須再透過微生物菌們的幫助,才能將廢棄的有機質物料轉化成可再利用的資源 (如 : 堆肥......等),因此減量乾燥完的物料有助於我們儲存以供後續再利用,或轉由專業的回收單位協助處理。
減量乾燥主要是透過熱能使物料脫水,物料本身的物質特性仍為大分子結構。大分子結構的物料,若直接丟到土壤中,遇水後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作用並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可能導致植物燒根影響生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物料必須經過發酵作用,將大分子儘可能降解為小分子的主要原因。
經過攪拌爪持續加速發酵作用,當完成作業時,物料的外觀會類似市售的有機質堆肥。廚餘堆肥富含大量營養物質,因此使用上建議少量多次施用為佳。
添加物料時,會有些微醃漬微酸氣味 (並非惡臭或臭酸味),物料發酵時產生氣味是正常的,差別只在於每個人對氣味的認知與接受度不同。
大量發酵時會藉由除味裝置將設備排出氣體的氣體進行除味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有氨氣 (尿騷味)、硫化氫 (臭雞蛋味) 等惡臭,設備若能設置在通風良好處,原則上您不會感覺到有氣味。

六合一廚餘處理機產品介紹
經濟部工業局
【優良國產環保設備標竿企業】


一般「廚餘」泛指飲食過程中產生之剩餘飯菜、過期或不堪食用之食物等。廣義而言,農畜產、食材邊角料等都可以歸納為廚餘。根據廚餘的性質,可概略區分為兩類 :
- 生廚餘 : 菜葉、果皮。
- 熟食廚餘 : 經烹煮後剩餘之食物。
廚餘含水率約達 85% 以上,泡在廚餘水中的有機質,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爛發臭,一般垃圾中若混雜廚餘往往會造成垃圾發臭、汙水四溢,進而提高病媒藉由垃圾傳播之機率。
因廚餘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及鹽分,送進焚化爐焚燒時,將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以及不利於戴奧辛控制。
添加物料時,會有些微醃漬微酸氣味 (並非惡臭或臭酸味),物料發酵時產生氣味是正常的,差別只在於每個人對氣味的認知與接受度不同。
大量發酵時會藉由除味裝置將設備排出氣體的氣體進行除味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有氨氣 (尿騷味)、硫化氫 (臭雞蛋味) 等惡臭,設備若能設置在通風良好處,原則上您不會感覺到有氣味。
不行,乾燥減量後的物料,必須再透過微生物菌們的幫助,才能將廢棄的有機質物料轉化成可再利用的資源 (如 : 堆肥......等),因此減量乾燥完的物料有助於我們儲存以供後續再利用,或轉由專業的回收單位協助處理。
減量乾燥主要是透過熱能使物料脫水,物料本身的物質特性仍為大分子結構。大分子結構的物料,若直接丟到土壤中,遇水後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作用並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可能導致植物燒根影響生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物料必須經過發酵作用,將大分子儘可能降解為小分子的主要原因。
經過攪拌爪持續加速發酵作用,當完成作業時,物料的外觀會類似市售的有機質堆肥。廚餘堆肥富含大量營養物質,因此使用上建議少量多次施用為佳。
EM 是 Effective Microerganisms 英文開頭縮寫,直譯成中文為 「 有效微生物菌群 」泛指環境友善、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總稱,不同品項 EM 菌會調配不同比例的菌種,以達成不同的功能性。
一般「廚餘」泛指飲食過程中產生之剩餘飯菜、過期或不堪食用之食物等。廣義而言,農畜產、食材邊角料等都可以歸納為廚餘。根據廚餘的性質,可概略區分為兩類 :
- 生廚餘 : 菜葉、果皮。
- 熟食廚餘 : 經烹煮後剩餘之食物。
廚餘含水率約達 85% 以上,泡在廚餘水中的有機質,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爛發臭,一般垃圾中若混雜廚餘往往會造成垃圾發臭、汙水四溢,進而提高病媒藉由垃圾傳播之機率。
因廚餘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及鹽分,送進焚化爐焚燒時,將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以及不利於戴奧辛控制。
添加物料時,會有些微醃漬微酸氣味 (並非惡臭或臭酸味),物料發酵時產生氣味是正常的,差別只在於每個人對氣味的認知與接受度不同。
大量發酵時會藉由除味裝置將設備排出氣體的氣體進行除味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有氨氣 (尿騷味)、硫化氫 (臭雞蛋味) 等惡臭,設備若能設置在通風良好處,原則上您不會感覺到有氣味。
不行,乾燥減量後的物料,必須再透過微生物菌們的幫助,才能將廢棄的有機質物料轉化成可再利用的資源 (如 : 堆肥......等),因此減量乾燥完的物料有助於我們儲存以供後續再利用,或轉由專業的回收單位協助處理。
減量乾燥主要是透過熱能使物料脫水,物料本身的物質特性仍為大分子結構。大分子結構的物料,若直接丟到土壤中,遇水後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作用並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可能導致植物燒根影響生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物料必須經過發酵作用,將大分子儘可能降解為小分子的主要原因。
經過攪拌爪持續加速發酵作用,當完成作業時,物料的外觀會類似市售的有機質堆肥。廚餘堆肥富含大量營養物質,因此使用上建議少量多次施用為佳。
EM 是 Effective Microerganisms 英文開頭縮寫,直譯成中文為 「 有效微生物菌群 」泛指環境友善、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總稱,不同品項 EM 菌會調配不同比例的菌種,以達成不同的功能性。
一般「廚餘」泛指飲食過程中產生之剩餘飯菜、過期或不堪食用之食物等。廣義而言,農畜產、食材邊角料等都可以歸納為廚餘。根據廚餘的性質,可概略區分為兩類 :
- 生廚餘 : 菜葉、果皮。
- 熟食廚餘 : 經烹煮後剩餘之食物。
廚餘含水率約達 85% 以上,泡在廚餘水中的有機質,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爛發臭,一般垃圾中若混雜廚餘往往會造成垃圾發臭、汙水四溢,進而提高病媒藉由垃圾傳播之機率。
因廚餘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及鹽分,送進焚化爐焚燒時,將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以及不利於戴奧辛控制。
不行,乾燥減量後的物料,必須再透過微生物菌們的幫助,才能將廢棄的有機質物料轉化成可再利用的資源 (如 : 堆肥......等),因此減量乾燥完的物料有助於我們儲存以供後續再利用,或轉由專業的回收單位協助處理。
減量乾燥主要是透過熱能使物料脫水,物料本身的物質特性仍為大分子結構。大分子結構的物料,若直接丟到土壤中,遇水後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作用並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可能導致植物燒根影響生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物料必須經過發酵作用,將大分子儘可能降解為小分子的主要原因。
經過攪拌爪持續加速發酵作用,當完成作業時,物料的外觀會類似市售的有機質堆肥。廚餘堆肥富含大量營養物質,因此使用上建議少量多次施用為佳。
添加物料時,會有些微醃漬微酸氣味 (並非惡臭或臭酸味),物料發酵時產生氣味是正常的,差別只在於每個人對氣味的認知與接受度不同。
大量發酵時會藉由除味裝置將設備排出氣體的氣體進行除味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有氨氣 (尿騷味)、硫化氫 (臭雞蛋味) 等惡臭,設備若能設置在通風良好處,原則上您不會感覺到有氣味。
讓城市成為永續糧倉
從餐桌到土地,從土地回到餐桌:透過微生物發酵技術,讓食物殘渣成為營養肥料,孕育可食農作物。真正實踐零浪費的永續飲食。
可食地景 (Edible landscaping) 是一種結合食物生產與景觀美學的綠化方式,讓家庭陽台、社區中庭、大樓屋頂,甚至都市中的閒置空間,都能轉化為生機盎然的農園。不僅美化環境,還能提升糧食自給率,為都市帶來更多綠色可能。

讓城市成為永續糧倉
從餐桌到土地,從土地回到餐桌:透過微生物發酵技術,讓食物殘渣成為營養肥料,孕育可食農作物。真正實踐零浪費的永續飲食。
可食地景 (Edible landscaping) 是一種結合食物生產與景觀美學的綠化方式,讓家庭陽台、社區中庭、大樓屋頂,甚至都市中的閒置空間,都能轉化為生機盎然的農園。不僅美化環境,還能提升糧食自給率,為都市帶來更多綠色可能。

多功能花盆——施肥更簡單,植物更健康!
在家種植不僅能美化環境,還能讓生活更貼近自然。但你是否曾遇過這樣的困擾?植物生長後,難以將固態肥料埋入土中,只能撒在表面,導致養分難以有效吸收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我們設計了「多功能花盆」,一款能與可食地景、綠化環境完美結合的創新產品。
多功能花盆採用上下雙層結構設計:
- 上部件—提供植物生長空間,根系可自由穿透至下層
- 下部件—將養分儲存在土壤中,促進根系生長,讓施肥變得更簡單,實現零浪費的永續種植
- 適用廚餘堆肥與發酵肥料,資源循環再利用
- 不再只能撒表面,施肥更有效率
- 土壤輪作設計,減少土壤退化,讓植物長得更好
當植物生長後,只需取下上部件,即可輕鬆在下層土壤中補充固態肥料,讓養分直達根部,提高吸收效率。
- 由乳酸菌、酵母菌、絲狀菌等多種益菌,採用天然資材發酵而成
- 均勻散佈在有機質上釋放微生物菌,可加速有機質發酵分解
- 搭配 EM 廚餘桶可 DIY 家庭菜園固態肥、液態肥
- 亦可少量混拌家禽飼料,補充乳酸菌
EM 是 Effective Microerganisms 英文開頭縮寫,直譯成中文為 「 有效微生物菌群 」泛指環境友善、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總稱,不同品項 EM 菌會調配不同比例的菌種,以達成不同的功能性。
一般「廚餘」泛指飲食過程中產生之剩餘飯菜、過期或不堪食用之食物等。廣義而言,農畜產、食材邊角料等都可以歸納為廚餘。根據廚餘的性質,可概略區分為兩類 :
- 生廚餘 : 菜葉、果皮。
- 熟食廚餘 : 經烹煮後剩餘之食物。
廚餘含水率約達 85% 以上,泡在廚餘水中的有機質,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爛發臭,一般垃圾中若混雜廚餘往往會造成垃圾發臭、汙水四溢,進而提高病媒藉由垃圾傳播之機率。
因廚餘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及鹽分,送進焚化爐焚燒時,將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以及不利於戴奧辛控制。
1 公斤菌粉約可發酵 10 公斤廚餘,依各家庭烹煮習慣與剩食情況不同,搭配 19公升的農發 EM 廚餘桶,約可以處理 2~3 桶廚餘。詳細使用方式可參閱教學影片或 DM。
(使用時只需將廚餘充分覆蓋即可,每公斤廚餘參考用量約 80~100 公克)
不會。投入的材料,基本上都是經過煮熟的食物,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帶源蟲卵的。操作時,務必將上蓋充分緊密,以免剛投入時小昆蟲從縫隙侵入。
發酵過程中,菌粉中的微生物會迅速分解有機質產生天然有機酸,降低物料酸鹼值 (pH 3.5 ~ 4.2 左右),並且使物料脫水,即便投入生廚餘,在這樣的酸性環境下仍然是不利於多數昆蟲生長的,因此您可以放心使用。
會,即便是透過絞碎烘乾減量廚餘,物料都是會有氣味的,差別只在於每個人對氣味的認知與接受度不同。
農發 EM 廚餘桶採用密閉的方式進行醃漬發酵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有氨氣 (尿騷味)、硫化氫 (臭雞蛋味) 等惡臭,唯獨每日投入新物料時,打開上蓋多少會有些微發酵醃漬酸菜的氣味,操作時若能在陽台等通風良好處,原則上您不會感覺到有氣味。
類型一客戶 : 無再利用需求
- 廚餘與一般垃圾分開儲存,避免垃圾發臭。
- 容積大,平均約可以醃漬儲存 1 個月的生熟廚餘,放滿時再統一交由垃圾車回收,無須頻繁處理廚餘。
- 製作過程中,產生的附加廚餘發酵液,酸鹼值約為 pH 3.5~4.2 左右,可以直接倒入水槽、馬桶,替代化學清潔劑,發酵液中仍富含許多微生物菌,有助於分解水管壁上的有機物,減少蟑螂食物,降低孳生源。
類型二客戶 : 有再利用需求
- 同類型一,1、3 點優點。
- 發酵後的物料,可以進一步作為自製有機質肥料 (緩效肥) 使用,應用在家庭花圃或是菜園中。
- 廚餘發酵液,經由稀釋後亦可作為液態肥使用。
類型三客戶 : 自製清潔液
建議單純使用果皮以及生廚餘進行發酵,發酵液酸鹼值也差不多是 pH 3.5~4.2,使用方式可比照市售清潔用檸檬酸用法,因為沒有混雜熟廚餘,使用起來較無心理疙瘩。
類型一客戶 : 無再利用需求
投滿後,最後一次使用可以整桶轉交給垃圾車統一回收處理,除非近期尚無垃圾車協助回收,此時才需要再表層撒菌粉進行發酵保存。垃圾車回收後,桶內殘渣不需要特別清洗,即可再次投料使用
類型二客戶 : 有再利用需求
- 方案一 (兩桶) : 投滿後,最後一層必須撒上菌粉,並且靜置發酵至少 14 天,因此至少兩桶可以交替使用。
- 方案二 (單桶) : 投滿後,最後一層灑完菌粉後,將整桶的物料全數倒出至厚塑膠袋中,桶子即可再次投料。塑膠袋中的物料再依比例混拌廚餘 (1份) 與土壤 (2~3份) ,密封靜置陰涼處發酵 4 週即可完成自製 EM 廚餘堆肥。
不行,乾燥減量後的物料,只是將水分透過熱能方式脫水,物料本身的物質特性仍為大分子結構。大分子結構的物料,若直接丟到土壤中,遇水後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作用並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可能導致植物燒根影響生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物料必須經過發酵作用,將大分子儘可能降解為小分子的主要原因。
不會。桶式醃漬發酵的過程,因為沒有攪拌爪協助破碎,所以不易分解的纖維類物質,仍可觀察到外觀脫水皺縮變小。
若想要將發酵物質進一步轉變外觀,可以將物料投入塑膠袋中再依比例混拌廚餘 (1份) 與土壤 (2~3份),密封靜置陰涼處發酵 4 週 (建議第 2 週時混拌一次物料,提高均勻度) ,開封時即可觀察到僅剩土壤以及少部分粗纖維。
白色絲狀菌比較喜歡纖維類的資材,廚餘的組成是複雜的混和物,所以每次投入的物料都不盡相同,因此不一定每一桶都可以觀察的到白色絲狀菌。
所以沒有觀察到白色絲狀菌,不代表操作失敗。只要廚餘表面不是大量黑色、綠色、黃色......等黴菌,以及散發非醃漬的酸味,而是刺鼻令人作嘔的臭雞蛋或硫化物氣味,原則上都是可以判定發酵成功的。
物料投入前會稍微瀝乾後才投入,投入桶內的物料如果葉菜類比較多,則發酵後脫水釋放出來的液體就會相對比較多。
多功能花盆——施肥更簡單,植物更健康!
在家種植不僅能美化環境,還能讓生活更貼近自然。但你是否曾遇過這樣的困擾?植物生長後,難以將固態肥料埋入土中,只能撒在表面,導致養分難以有效吸收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我們設計了「多功能花盆」,一款能與可食地景、綠化環境完美結合的創新產品。
多功能花盆採用上下雙層結構設計:
- 上部件—提供植物生長空間,根系可自由穿透至下層
- 下部件—將養分儲存在土壤中,促進根系生長,讓施肥變得更簡單,實現零浪費的永續種植
- 適用廚餘堆肥與發酵肥料,資源循環再利用
- 不再只能撒表面,施肥更有效率
- 土壤輪作設計,減少土壤退化,讓植物長得更好
當植物生長後,只需取下上部件,即可輕鬆在下層土壤中補充固態肥料,讓養分直達根部,提高吸收效率。

EM 是 Effective Microerganisms 英文開頭縮寫,直譯成中文為 「 有效微生物菌群 」泛指環境友善、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總稱,不同品項 EM 菌會調配不同比例的菌種,以達成不同的功能性。
一般「廚餘」泛指飲食過程中產生之剩餘飯菜、過期或不堪食用之食物等。廣義而言,農畜產、食材邊角料等都可以歸納為廚餘。根據廚餘的性質,可概略區分為兩類 :
- 生廚餘 : 菜葉、果皮。
- 熟食廚餘 : 經烹煮後剩餘之食物。
廚餘含水率約達 85% 以上,泡在廚餘水中的有機質,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爛發臭,一般垃圾中若混雜廚餘往往會造成垃圾發臭、汙水四溢,進而提高病媒藉由垃圾傳播之機率。
因廚餘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及鹽分,送進焚化爐焚燒時,將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以及不利於戴奧辛控制。
1 公斤菌粉約可發酵 10 公斤廚餘,依各家庭烹煮習慣與剩食情況不同,搭配 19公升的農發 EM 廚餘桶,約可以處理 2~3 桶廚餘。詳細使用方式可參閱教學影片或 DM。
(使用時只需將廚餘充分覆蓋即可,每公斤廚餘參考用量約 80~100 公克)
不會。投入的材料,基本上都是經過煮熟的食物,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帶源蟲卵的。操作時,務必將上蓋充分緊密,以免剛投入時小昆蟲從縫隙侵入。
發酵過程中,菌粉中的微生物會迅速分解有機質產生天然有機酸,降低物料酸鹼值 (pH 3.5 ~ 4.2 左右),並且使物料脫水,即便投入生廚餘,在這樣的酸性環境下仍然是不利於多數昆蟲生長的,因此您可以放心使用。
會,即便是透過絞碎烘乾減量廚餘,物料都是會有氣味的,差別只在於每個人對氣味的認知與接受度不同。
農發 EM 廚餘桶採用密閉的方式進行醃漬發酵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有氨氣 (尿騷味)、硫化氫 (臭雞蛋味) 等惡臭,唯獨每日投入新物料時,打開上蓋多少會有些微發酵醃漬酸菜的氣味,操作時若能在陽台等通風良好處,原則上您不會感覺到有氣味。
類型一客戶 : 無再利用需求
- 廚餘與一般垃圾分開儲存,避免垃圾發臭。
- 容積大,平均約可以醃漬儲存 1 個月的生熟廚餘,放滿時再統一交由垃圾車回收,無須頻繁處理廚餘。
- 製作過程中,產生的附加廚餘發酵液,酸鹼值約為 pH 3.5~4.2 左右,可以直接倒入水槽、馬桶,替代化學清潔劑,發酵液中仍富含許多微生物菌,有助於分解水管壁上的有機物,減少蟑螂食物,降低孳生源。
類型二客戶 : 有再利用需求
- 同類型一,1、3 點優點。
- 發酵後的物料,可以進一步作為自製有機質肥料 (緩效肥) 使用,應用在家庭花圃或是菜園中。
- 廚餘發酵液,經由稀釋後亦可作為液態肥使用。
類型三客戶 : 自製清潔液
建議單純使用果皮以及生廚餘進行發酵,發酵液酸鹼值也差不多是 pH 3.5~4.2,使用方式可比照市售清潔用檸檬酸用法,因為沒有混雜熟廚餘,使用起來較無心理疙瘩。
類型一客戶 : 無再利用需求
投滿後,最後一次使用可以整桶轉交給垃圾車統一回收處理,除非近期尚無垃圾車協助回收,此時才需要再表層撒菌粉進行發酵保存。垃圾車回收後,桶內殘渣不需要特別清洗,即可再次投料使用
類型二客戶 : 有再利用需求
- 方案一 (兩桶) : 投滿後,最後一層必須撒上菌粉,並且靜置發酵至少 14 天,因此至少兩桶可以交替使用。
- 方案二 (單桶) : 投滿後,最後一層灑完菌粉後,將整桶的物料全數倒出至厚塑膠袋中,桶子即可再次投料。塑膠袋中的物料再依比例混拌廚餘 (1份) 與土壤 (2~3份) ,密封靜置陰涼處發酵 4 週即可完成自製 EM 廚餘堆肥。
不行,乾燥減量後的物料,只是將水分透過熱能方式脫水,物料本身的物質特性仍為大分子結構。大分子結構的物料,若直接丟到土壤中,遇水後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作用並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可能導致植物燒根影響生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物料必須經過發酵作用,將大分子儘可能降解為小分子的主要原因。
不會。桶式醃漬發酵的過程,因為沒有攪拌爪協助破碎,所以不易分解的纖維類物質,仍可觀察到外觀脫水皺縮變小。
若想要將發酵物質進一步轉變外觀,可以將物料投入塑膠袋中再依比例混拌廚餘 (1份) 與土壤 (2~3份),密封靜置陰涼處發酵 4 週 (建議第 2 週時混拌一次物料,提高均勻度) ,開封時即可觀察到僅剩土壤以及少部分粗纖維。
白色絲狀菌比較喜歡纖維類的資材,廚餘的組成是複雜的混和物,所以每次投入的物料都不盡相同,因此不一定每一桶都可以觀察的到白色絲狀菌。
所以沒有觀察到白色絲狀菌,不代表操作失敗。只要廚餘表面不是大量黑色、綠色、黃色......等黴菌,以及散發非醃漬的酸味,而是刺鼻令人作嘔的臭雞蛋或硫化物氣味,原則上都是可以判定發酵成功的。
物料投入前會稍微瀝乾後才投入,投入桶內的物料如果葉菜類比較多,則發酵後脫水釋放出來的液體就會相對比較多。
油洗洗 - 油脂降解機
廢油處理的新思維:微生物分解取代清運,節省成本、提升價值
清運一噸廢油(地溝油)的費用不便宜,但你知道嗎?其中大部分並不是油,而是你沒意識到的隱形成本,透過油洗洗設備,這些看不見的開銷不再只是例行營運支出,而是能轉化為實際的節省、環境貢獻與減碳價值。更聰明的選擇,讓廢油處理不再是負擔,而是創造效益的機會。
公部門減碳 1 噸成本約為 5,000 元,若要減碳 1 億噸,耗資可能上達 5 兆元
環境部長 彭啟明 2024.12.4
根據 TÜV Nord 依 ISO 14067 進行產品碳足跡盤查,油洗洗微生物降解每噸廢油僅排碳 128 公斤,相較於焚化處理,估計可減少 5.8 噸碳排。換句話說,每月處理 3 噸廢油,相當於創造 87,000 元的減碳投資效益。現在,廢油不只是成本,更是一種可衡量的環境資產。
截油槽廢油分解流程
1.廚房洗滌污水:清潔碗盤產生的含油污水。
2.自動廢油輸送:自動監控、輸送廢油。
3.自動分解設備:自動添加菌種與配方。
4.水質抽樣檢驗:設備排水口抽樣檢驗水質,符合法規。
・酸鹼值 (pH):5 ~ 9
・水中含油量 :< 30 ppm (mg/L)
油洗洗 - 油脂降解機
廢油處理的新思維:微生物分解取代清運,節省成本、提升價值
清運一噸廢油(地溝油)的費用不便宜,但你知道嗎?其中大部分並不是油,而是你沒意識到的隱形成本,透過油洗洗設備,這些看不見的開銷不再只是例行營運支出,而是能轉化為實際的節省、環境貢獻與減碳價值。更聰明的選擇,讓廢油處理不再是負擔,而是創造效益的機會。
公部門減碳 1 噸成本約為 5,000 元,若要減碳 1 億噸,耗資可能上達 5 兆元
環境部長 彭啟明 2024.12.4
根據 TÜV Nord 依 ISO 14067 進行產品碳足跡盤查,油洗洗微生物降解每噸廢油僅排碳 128 公斤,相較於焚化處理,估計可減少 5.8 噸碳排。換句話說,每月處理 3 噸廢油,相當於創造 87,000 元的減碳投資效益。現在,廢油不只是成本,更是一種可衡量的環境資產。
截油槽廢油分解流程
1.廚房洗滌污水:清潔碗盤產生的含油污水。
2.自動廢油輸送:自動監控、輸送廢油。
3.自動分解廢油:自動添加菌種與配方。
4.水質抽樣檢驗:設備排水口抽樣檢驗水質,符合法規。
・酸鹼值 (pH):5 ~ 9
・水中含油量 :< 30 ppm (mg/L)
三大價值創造 | 二大附加價值 | |
人 | 免人工撈油:人事費降低,改善勞工安全。 | 符合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SDG 8 合適的工作 |
事 | 免委託清運:免委外清運,且流向可控。 | 符合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|
物 | 全自動分解:免冷藏暫存,節約電費。 | 每公升廢油估計可減碳 5,800 KgCO2e↑ |
型號 | 最大處理量 (L/日) | 尺寸 | 電力需求 | 設備容量 |
FOX-O200 | 100 ~ 150 (L/日) | 設備單元一 : 1.4*0.74*1.47 依場域及動線需求,客製調整尺寸。 | 三相 220V | 4 |


雖然市面上有許多標榜「生物分解油脂」的微生物產品,但實際使用時,效果往往差強人意。這是因為 :
- 微生物有更好吃的選擇:截油槽內不只有廢油,還有其他易被分解的有機物,微生物會優先選擇分解較容易消化的物質,而非難降解的油脂。
- 微生物不易發揮作用:
- 微生物太少,無法發揮作用:根據法規,截油槽應至少可容納每小時 1/6 的廚房污水量,這意味著投放的菌種會被大量稀釋,真正發揮作用的微生物數量遠遠不夠。
- 微生物活力差:截油槽溫度較低,而微生物通常需要適當的溫度來維持活性,因此它們的代謝能力大幅下降,影響油脂分解效率。
- 殺菌成分:市售洗潔精、洗碗精普遍含有抗菌或殺菌成分,這些物質可能影響微生物的生長,甚至讓它們無法存活。
不會,可以將油洗洗視為截油槽的外掛系統,可直接對接現有截油槽,安裝簡便,不影響廚房運作
每台設備,每天最高可處理 150 公升的廢油,相當於每月 3~4.5 噸,依據油脂累積情況彈性調整。藉由設備創造合適分解廢油的環境,讓油脂分解菌將截油槽內的洗滌廢油 (地溝油),以生物降解(分解)的方式處理,使其不再需要人工撈取、委外清運處理。
- 降低清運費:省下高額委外處理成本。
- 減碳效益:每噸廢油估計可減碳 5.8 噸 CO₂e,相當於每噸 25,000 元的減碳價值。
- 自動化運行:減少人工清理與維護,降低人力成本。
- 提升職業安全:降低職業災害風險,避免因工傷導致的醫療和賠償費用。
- 不會,反而能減少異味。
- 傳統截油槽利用水、油的密度不同達到分離效果,但油脂長時間浮在水面,會讓水層缺氧,導致厭氧微生物繁殖,並產生惱人的硫化氫、胺類等異味氣體,這就是廚房截油槽常見的惡臭來源。
EM 是 Effective Microerganisms 英文開頭縮寫,直譯成中文為 「 有效微生物菌群 」泛指環境友善、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總稱,不同品項 EM 菌會調配不同比例的菌種,以達成不同的功能性。
一般「廚餘」泛指飲食過程中產生之剩餘飯菜、過期或不堪食用之食物等。廣義而言,農畜產、食材邊角料等都可以歸納為廚餘。根據廚餘的性質,可概略區分為兩類 :
- 生廚餘 : 菜葉、果皮。
- 熟食廚餘 : 經烹煮後剩餘之食物。
廚餘含水率約達 85% 以上,泡在廚餘水中的有機質,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爛發臭,一般垃圾中若混雜廚餘往往會造成垃圾發臭、汙水四溢,進而提高病媒藉由垃圾傳播之機率。
因廚餘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及鹽分,送進焚化爐焚燒時,將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以及不利於戴奧辛控制。
添加物料時,會有些微醃漬微酸氣味 (並非惡臭或臭酸味),物料發酵時產生氣味是正常的,差別只在於每個人對氣味的認知與接受度不同。
大量發酵時會藉由除味裝置將設備排出氣體的氣體進行除味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有氨氣 (尿騷味)、硫化氫 (臭雞蛋味) 等惡臭,設備若能設置在通風良好處,原則上您不會感覺到有氣味。
不行,乾燥減量後的物料,必須再透過微生物菌們的幫助,才能將廢棄的有機質物料轉化成可再利用的資源 (如 : 堆肥......等),因此減量乾燥完的物料有助於我們儲存以供後續再利用,或轉由專業的回收單位協助處理。
減量乾燥主要是透過熱能使物料脫水,物料本身的物質特性仍為大分子結構。大分子結構的物料,若直接丟到土壤中,遇水後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作用並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可能導致植物燒根影響生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物料必須經過發酵作用,將大分子儘可能降解為小分子的主要原因。
經過攪拌爪持續加速發酵作用,當完成作業時,物料的外觀會類似市售的有機質堆肥。廚餘堆肥富含大量營養物質,因此使用上建議少量多次施用為佳。
EM 是 Effective Microerganisms 英文開頭縮寫,直譯成中文為 「 有效微生物菌群 」泛指環境友善、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總稱,不同品項 EM 菌會調配不同比例的菌種,以達成不同的功能性。
一般「廚餘」泛指飲食過程中產生之剩餘飯菜、過期或不堪食用之食物等。廣義而言,農畜產、食材邊角料等都可以歸納為廚餘。根據廚餘的性質,可概略區分為兩類 :
- 生廚餘 : 菜葉、果皮。
- 熟食廚餘 : 經烹煮後剩餘之食物。
廚餘含水率約達 85% 以上,泡在廚餘水中的有機質,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爛發臭,一般垃圾中若混雜廚餘往往會造成垃圾發臭、汙水四溢,進而提高病媒藉由垃圾傳播之機率。
因廚餘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及鹽分,送進焚化爐焚燒時,將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以及不利於戴奧辛控制。
不行,乾燥減量後的物料,必須再透過微生物菌們的幫助,才能將廢棄的有機質物料轉化成可再利用的資源 (如 : 堆肥......等),因此減量乾燥完的物料有助於我們儲存以供後續再利用,或轉由專業的回收單位協助處理。
減量乾燥主要是透過熱能使物料脫水,物料本身的物質特性仍為大分子結構。大分子結構的物料,若直接丟到土壤中,遇水後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作用並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可能導致植物燒根影響生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物料必須經過發酵作用,將大分子儘可能降解為小分子的主要原因。
經過攪拌爪持續加速發酵作用,當完成作業時,物料的外觀會類似市售的有機質堆肥。廚餘堆肥富含大量營養物質,因此使用上建議少量多次施用為佳。
添加物料時,會有些微醃漬微酸氣味 (並非惡臭或臭酸味),物料發酵時產生氣味是正常的,差別只在於每個人對氣味的認知與接受度不同。
大量發酵時會藉由除味裝置將設備排出氣體的氣體進行除味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有氨氣 (尿騷味)、硫化氫 (臭雞蛋味) 等惡臭,設備若能設置在通風良好處,原則上您不會感覺到有氣味。


雖然市面上有許多標榜「生物分解油脂」的微生物產品,但實際使用時,效果往往差強人意。這是因為 :
- 微生物有更好吃的選擇:截油槽內不只有廢油,還有其他易被分解的有機物,微生物會優先選擇分解較容易消化的物質,而非難降解的油脂。
- 微生物不易發揮作用:
- 微生物太少,無法發揮作用:根據法規,截油槽應至少可容納每小時 1/6 的廚房污水量,這意味著投放的菌種會被大量稀釋,真正發揮作用的微生物數量遠遠不夠。
- 微生物活力差:截油槽溫度較低,而微生物通常需要適當的溫度來維持活性,因此它們的代謝能力大幅下降,影響油脂分解效率。
- 殺菌成分:市售洗潔精、洗碗精普遍含有抗菌或殺菌成分,這些物質可能影響微生物的生長,甚至讓它們無法存活。
不會,可以將油洗洗視為截油槽的外掛系統,可直接對接現有截油槽,安裝簡便,不影響廚房運作
每台設備,每天最高可處理 150 公升的廢油,相當於每月 3~4.5 噸,依據油脂累積情況彈性調整。藉由設備創造合適分解廢油的環境,讓油脂分解菌將截油槽內的洗滌廢油 (地溝油),以生物降解(分解)的方式處理,使其不再需要人工撈取、委外清運處理。
- 降低清運費:省下高額委外處理成本。
- 減碳效益:每噸廢油估計可減碳 5.8 噸 CO₂e,相當於每噸 25,000 元的減碳價值。
- 自動化運行:減少人工清理與維護,降低人力成本。
- 提升職業安全:降低職業災害風險,避免因工傷導致的醫療和賠償費用。
- 不會,反而能減少異味。
- 傳統截油槽利用水、油的密度不同達到分離效果,但油脂長時間浮在水面,會讓水層缺氧,導致厭氧微生物繁殖,並產生惱人的硫化氫、胺類等異味氣體,這就是廚房截油槽常見的惡臭來源。
EM 是 Effective Microerganisms 英文開頭縮寫,直譯成中文為 「 有效微生物菌群 」泛指環境友善、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總稱,不同品項 EM 菌會調配不同比例的菌種,以達成不同的功能性。
一般「廚餘」泛指飲食過程中產生之剩餘飯菜、過期或不堪食用之食物等。廣義而言,農畜產、食材邊角料等都可以歸納為廚餘。根據廚餘的性質,可概略區分為兩類 :
- 生廚餘 : 菜葉、果皮。
- 熟食廚餘 : 經烹煮後剩餘之食物。
廚餘含水率約達 85% 以上,泡在廚餘水中的有機質,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爛發臭,一般垃圾中若混雜廚餘往往會造成垃圾發臭、汙水四溢,進而提高病媒藉由垃圾傳播之機率。
因廚餘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及鹽分,送進焚化爐焚燒時,將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以及不利於戴奧辛控制。
添加物料時,會有些微醃漬微酸氣味 (並非惡臭或臭酸味),物料發酵時產生氣味是正常的,差別只在於每個人對氣味的認知與接受度不同。
大量發酵時會藉由除味裝置將設備排出氣體的氣體進行除味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有氨氣 (尿騷味)、硫化氫 (臭雞蛋味) 等惡臭,設備若能設置在通風良好處,原則上您不會感覺到有氣味。
不行,乾燥減量後的物料,必須再透過微生物菌們的幫助,才能將廢棄的有機質物料轉化成可再利用的資源 (如 : 堆肥......等),因此減量乾燥完的物料有助於我們儲存以供後續再利用,或轉由專業的回收單位協助處理。
減量乾燥主要是透過熱能使物料脫水,物料本身的物質特性仍為大分子結構。大分子結構的物料,若直接丟到土壤中,遇水後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作用並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可能導致植物燒根影響生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物料必須經過發酵作用,將大分子儘可能降解為小分子的主要原因。
經過攪拌爪持續加速發酵作用,當完成作業時,物料的外觀會類似市售的有機質堆肥。廚餘堆肥富含大量營養物質,因此使用上建議少量多次施用為佳。
EM 是 Effective Microerganisms 英文開頭縮寫,直譯成中文為 「 有效微生物菌群 」泛指環境友善、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總稱,不同品項 EM 菌會調配不同比例的菌種,以達成不同的功能性。
一般「廚餘」泛指飲食過程中產生之剩餘飯菜、過期或不堪食用之食物等。廣義而言,農畜產、食材邊角料等都可以歸納為廚餘。根據廚餘的性質,可概略區分為兩類 :
- 生廚餘 : 菜葉、果皮。
- 熟食廚餘 : 經烹煮後剩餘之食物。
廚餘含水率約達 85% 以上,泡在廚餘水中的有機質,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爛發臭,一般垃圾中若混雜廚餘往往會造成垃圾發臭、汙水四溢,進而提高病媒藉由垃圾傳播之機率。
因廚餘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及鹽分,送進焚化爐焚燒時,將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以及不利於戴奧辛控制。
不行,乾燥減量後的物料,必須再透過微生物菌們的幫助,才能將廢棄的有機質物料轉化成可再利用的資源 (如 : 堆肥......等),因此減量乾燥完的物料有助於我們儲存以供後續再利用,或轉由專業的回收單位協助處理。
減量乾燥主要是透過熱能使物料脫水,物料本身的物質特性仍為大分子結構。大分子結構的物料,若直接丟到土壤中,遇水後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作用並放出熱量,放出的熱量可能導致植物燒根影響生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堅持物料必須經過發酵作用,將大分子儘可能降解為小分子的主要原因。
經過攪拌爪持續加速發酵作用,當完成作業時,物料的外觀會類似市售的有機質堆肥。廚餘堆肥富含大量營養物質,因此使用上建議少量多次施用為佳。
添加物料時,會有些微醃漬微酸氣味 (並非惡臭或臭酸味),物料發酵時產生氣味是正常的,差別只在於每個人對氣味的認知與接受度不同。
大量發酵時會藉由除味裝置將設備排出氣體的氣體進行除味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有氨氣 (尿騷味)、硫化氫 (臭雞蛋味) 等惡臭,設備若能設置在通風良好處,原則上您不會感覺到有氣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