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生物菌到底長什麼樣子-顯微鏡篇!?

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,即是我在你眼前你卻看不見~

接續上篇「微生物菌到底長什麼樣子?! -菌落觀察篇」,我們已經了解到細菌與真菌在培養基上相對巨觀的型態,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,單個微生物菌細胞經由高倍率放大鏡 (也就是顯微鏡) 放大後實際的長相吧!

細菌普遍大小約在  1 μm (微米) 左右,約等於頭髮寬度的 1/100 倍,有各式各樣形狀,常見如短桿狀、長桿狀、球狀、螺旋狀、弧狀......等,除形狀外細菌也擁有各式各樣的  "髮型",如單極生、雙極生或周生鞭毛......等。

真菌大小、長相型態相當多元,在顯微鏡下的真菌可以簡單區分成「酵母型態」或「菌絲型態」兩種,酵母型態真菌常見是橢圓形狀,最大的特色就是會進行出芽生殖,進行出芽生殖過程很像酵母菌頭上綁了包包頭,而出芽長出的包分離後就是新生的酵母菌,菌絲型態的真菌在顯微鏡下呈現長絲狀,通常菌絲型態真菌會發育出各式各樣的產孢結構,或是孢子來繁衍後代。

說了這麼多,最後要再給大家看看,最常聽見的「大腸桿菌」 顯微鏡下的模樣囉!嗯......果如其名,一副 「桿菌」樣。 

參考資料 : 
Tiwari, R. P., Hoondal, G. S., & Tewari, R. (2008). Laboratory techniques in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. Global Media.
Webster, J., & Weber, R. (2007). Introduction to fungi .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
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菌,該怎麼計算數量呢!?
一個我你看不見,但如果有千千萬萬個我,總該看得見了吧?